胃镜检查一定会取活检吗?
胃癌的常见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病理检查等。病理检查在所有检查方法中准确性最高,是诊断的“金标准”。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胃镜活检成为获取病理样本的良好手段,由于其具有取样方便、操作安全、诊断准确等优点,因此被较多地应用于胃癌早期筛查及诊断中。胃镜活检是指在做胃镜的同时对病变或疑似病变的部位进行取样获取组织样本,随后进行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病变的浸润情况、形态结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等,其目的是研究胃部病变的性质,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胃镜检查是否取活检需视情况而定
胃镜活检的取材部位主要位于胃壁表面的黏膜层。如果胃镜观察到胃壁的颜色正常,无充血、糜烂及溃疡,胃内黏膜光滑,黏膜皱襞正常,则无需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胃溃疡,一般也不需要取活检。
如果胃镜下观察到胃壁黏膜异常,糜烂、溃疡严重,医生通常会取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是炎症还是癌性溃疡。许多病变通过常规胃镜检查并不能分辨其性质,胃溃疡等黏膜病变的良恶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很难用肉眼来区分,必须通过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来确诊。胃镜活检后的病理检查,不仅可以发现已经癌变的细胞,还可以发现尚未癌变但已经有癌变倾向的细胞,例如癌变前的黏膜异型增生。对于不能定性的可疑病变,例如黏膜色泽改变、光泽改变,黏膜隆起、凹陷改变以及黏膜皱襞中断等,不能排除癌症早期的可能性,可以借助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取活检。
但是,胃间质瘤、胃平滑肌瘤、胃神经鞘瘤等一些起源于胃壁深层的占位性病变,是无法通过胃镜取活检进行诊断的。
规避禁忌证,预防并发症
活检会存在出血及穿孔的风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一些抗血栓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应告知内镜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决定是否进行活检。如果需要活检而患者正处于服药期间,医生在进行活检前会备好止血药物,在活检后喷洒在检查部位,同时会嘱患者口服抑酸药物以及止血药物,必要时会建议住院观察。为预防穿孔风险,医生会避免在同一部位过于“深挖”。
胃镜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权衡是否需要进行活检。
上一篇:长期胃疼会不会引起胃癌
下一篇:如何读懂胃癌的病理学报告?